创造绿色世界

首页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可降解塑料迎来新的一波机遇

2021-06-19

全球每年产生近3亿吨塑料垃圾,近80%被填埋或直接进入自然环境,不到10%的塑料被回收,对土壤管理、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

随着近两年政策在密集地落地,可降解塑料的市场空间迅速打开,各企业扩张生产热情高涨,相继出台了扩大生产或新建产能计划。以PBAT为例,2021年初国内PBAT产能68.7万吨,计划产能463.3万吨。截至第三季度,宣布部署PBAT的公司共有71家,包括长期计划在内的PBAT产能暴涨至1886.1万吨。

国内最大PHA生产线开工

2022年新年伊始,占地130亩的蓝晶生物降解塑料PHA生产线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开工建设。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PHA生产线,年产能2.5万吨,迄今为止国内PHA生产线均为千吨级。

PHA是聚羟基脂肪酸酯的英文简称,是天然微生物合成的新材料,具有不亚于传统石化塑料的性能,在所有自然环境中均可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另外,PHA由微生物发酵生产,使用植物油、糖类等可再生碳源,因此基本不依赖化石资源,也不会带来额外的碳排放,符合“双碳”的目标。

蓝晶微生物由清华大学李腾博士和北京大学张浩千博士于2016年创立,已成为基于合成生物技术进行分子和材料创新的领军企业。2021年8月11日,北京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晶微生物”)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深圳力合华石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退出,新增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为股东,也即是说腾讯加入了这项绿色环保的实业投资。

“全球每年产生近3亿吨塑料垃圾,近80%被填埋或直接进入自然环境,不到10%的塑料被回收,对土壤管理、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PHA性能优越,在自然环境乃至海洋环境中可以自发分解。

“客户预计每使用1吨我们生产的PHA代替传统石化塑料,可以减少2.09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蓝晶微生物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张浩千说。“目前使用的可降解材料有淀粉复合材料、PLA、PBAT、PBS、PHA等,其中淀粉复合材料、PLA和PBAT所占比例最大。但是淀粉是天然材料,性能缺陷大,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只是因为价格便宜而贵,目前产业发展集中在PLA和PBAT等人工合成材料上。”倪吉说,在可降解塑料的各种技术途径中,PBAT和PHA的性能比较接近。迄今为止,PBAT在其中占有最大的份额,主要是因为原料比较容易获得,生产技术成熟。PHA的生产规模都明显较小,单价比PBAT高很多。

但是,即使在当前价格高的情况下,PHA也有特定的市场需求。“PHA目前的主要应用是海洋分解和需要高生物质含量的场景,主要客户以世界500强公司为中心。因为海洋分解目前只能通过PHA实现,而在美国欧洲日本对海洋分解有一定要求,在日本甚至成立了吸管一次性餐具等行业联盟CLOMA。生物基含量高的例子有百事可乐喜欢的薯片包装、雀巢包装、资生堂日化包装等。’

现在,情况可能已经不同了。“我们开发的PHA工业化生产技术成功地系统降低了PHA的生产成本,在1万吨规模的情况下,PHA的生产成本将持续下降到与聚乳酸( PLA )同等的水平。目前,只有海外两家企业能够大规模制造PHA。”

蓝晶微生物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李腾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长期来看,PHA/PLA/PBAT将长期共存,相辅相成,但在PHA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成本大幅下降后,预计未来市场将远远超过PLA和PBAT。”

需求大催生广阔的产业规模

限塑背后,是市场对传统的塑料产品的巨大需求。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达8184万吨,约占全球塑料需求量的1/4。同时,2019年我国可降解塑料消费量仅52万吨。

据统计,我国降解塑料的渗透率为仅0.62%,与全球接近3%渗透率的水平有较大差距。据国信证券测算,我国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农用地膜和包装材料四大重点领域合计约有1019万吨的潜在需求空间。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的设定,2025年限塑要取得明显成效。华西证券指出,假设可降解塑料替代率30%,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将达到332万吨。

政策扶持 大量投产

随着近两年政策在密集地落地,可降解塑料的市场空间突然开放,各企业扩大生产热情高涨,相继出台了产能扩大计划或新计划。

2020年1月19日,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继2008年限塑令以来再次加大力度整治塑料污染,该意见对2020-2025年期间的目标进度做了安排。

随后在7月10日,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地级以上城市结合实际,自2021年1月1日起在城区的商场、超市、药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服务等各类活动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全国“限塑令”正式升级。

实际上,塑料污染治理方案计划已经不是首次提出。2020年12月24日,被称为“最严限塑令”的《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发布,聚焦餐饮、批发零售等重点行业,强化减塑力度。

2021年10月11日,北京市发改委对外介绍,根据最新发布的绿色技术创新支持政策2.0版,本市明确碳达峰碳中和领域中的风电、氢能、新能源汽车、低功耗半导体和通信、光伏、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近零能耗建筑、资源循环利用、低碳家居等9个重点发展的绿色技术创新方向。对于备受关注的塑料污染治理,北京也将加强塑料领域科技研发,加大可降解塑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支持相关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加大塑料污染治理技术产品推广力度。

随着国家层面限塑、禁塑政策的出台,全国各地积极响应,陆续发布了当地的“禁塑令”。

“十四五”行动方案使得市场再次关注可降解塑料行业。主流机构观点聚焦于需求加速释放,认为随着政策力度加大,短期内,在需求快速提升的情况下,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保持,其中,华创证券认为市场供不应求下可降解塑料价格维持传统塑料两倍以上。

随着全国限塑禁塑工作层层推进,市场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激增,众多企业纷纷宣布投产扩产,加码可降解材料产能。以PBAT为例,2021年初国内PBAT产能68.7万吨,计划产能463.3万吨。截至第三季度,宣布部署PBAT的公司共有71家,包括长期规划在内的PBAT目前的建设规划能力暴涨至1886.1万吨。PLA方面根据产能建设计划推算,2021-2022年新增产能56万吨,加上长期大量聚乳酸产能计划,截至10月22日,PLA目前的建设计划产能增加到451.6万/年。

国内企业已经具备PBAT量产技术,正在开启大规模的产能扩张,据统计,中国已有近800万吨的PBAT项目产能规划。2021-2022年,预计将有华峰集团、湖北宜化、恒力榆林、金发科技、万华化学、东华天业、金丹科技、阳煤平定、浙江长鸿、道恩股份、山东瑞丰、三房巷、同德化工、内蒙古华恒等十余个项目超200万吨PBAT产能释放。

近期,可降解塑料股已经有了异动。例如, 1月10日王子新材涨停分析:包装印刷,可降解塑料,无线充电概念热股。

本文仅做学习之用,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